在「自由書寫:與心對話」課程中,我用中醫的「七情」的分類方式,來幫助學員認識常見的情緒反應。我認為這有助於學員在書寫時,更容易找到正確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當下所覺察到的心理反應。
中醫的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心理的或心思的狀態。從字義來看很容易理解,這七種狀態分別是「高興、生氣、憂慮、思考、悲傷、害怕、驚嚇」。
在這裡面,「思」是比較特別的,它不屬於我們常見的情緒反應,而是一種頭腦的活動,意指一種長時間的思考狀態,中醫把它列入七情之一,而且強調「思傷脾」(過度的思考、一直在想事情、長時間的閱讀……都會大量消耗脾的功能),這是中醫所需要的分類,但不是我們常見的情緒反應,所以,實際上我們在書寫中會碰觸到的是「喜、怒、憂、悲、恐、驚」這六類情感。
我在黑板上把這些分類之下常用的情緒詞彙列出來討論,很快的,學員對於辨識自己的心理反應的能力就增強了。
然後,學員問了一個問題,談到自己在書寫中,常常會寫下很多的疑問,或是陷入自問自答的狀態,例如:「為什麼他要這樣對我?」、「我這樣做有什麼不對嗎?」、「這是老天在給我什麼樣的考驗嗎?」(以下省略數百字……)
我發現,這就是「思」的狀態。頭腦正在思索問題與尋找人生對策。但結果只是進入抱怨和碎碎念的無限迴圈。
對治這個狀態,我的建議有兩個:
一、立刻回來覺察自己的身體或心理狀態,把書寫的焦點回到現在自己的身體或心理上的感受是什麼?
二、在疑問句的前面加上「頭腦說」三個字,例如:「頭腦說為什麼他要這樣對我?」、「頭腦說我這樣做有什麼不對嗎?」也會幫助書寫者立刻跳出迴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