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的時候,案主看到我的臉書專頁裡有其他案主分享透過家排改善親子關係的案例,於是私訊問我:
「請問老師關於孩子和父母之間一直有衝突發生是否能透過家排處理呢?」
「可以,這是家族系統排列經常在處理的主題。」我說。
其實每一個發來訊息詢問家族系統排列能不能處理某些問題的時候,我回覆的時候都是很謹慎的。
我不是每一個案子都會回答可以。
我會向內連結,確認我的內在動能要接這個個案,我才會回答可以。
因為我知道每一個來尋求幫助的人,可能之前都已經花了很多功夫試過很多方法,但是卻沒有明確改善,最後才會找到我這裡來。
求助者已經心力交瘁,我不忍心再給別人更多幻滅的機會。
對於一個家排治療師而言,沒有什麼是確定的。即使以前的案例都成功,也不代表這一次的結果會相同。
所以,如果案主直接來訊說,要預約家排個案的時段,這是最單純的,我會直接跟對方敲時間,不會多問什麼。
如果對方是問家排能不能處理什麼問題,我就會很小心,我會先問我的內在女人接不接這個案子才回答。
「人需到場嗎?」案主接著問。
「人是指孩子嗎?」
「對,因為現在關係緊張,他不太理我們的安排!」
「父母之一到場即可。」我說。
我想這是家族性統排列最棒的地方,當事人可以不需要在場。
「也可以父母都到場嗎?」案主問。
「父母都到場OK。」我說。
這是最好的情況,但不勉強。如果其中一方不是自願出席的,我覺得氣氛一定不好。
「家排要做很多次嗎?」案主問。
「根據過去的經驗通常一次就會看到改變,若有其他議題發生才需要做第二次。」
這是最難明確回答的問題之一:家排要做幾次?
這牽涉到案主的靈魂的執著有多深。
但我認為親子問題通常是最容易看到改變的,理由在於,通常孩子的問題來自父母的家族系統的能量糾葛,所以當父母主動來做排列,往往很容易就可以幫助孩子脫離系統性的能量糾葛。
看到這裡,案主說:
「身邊有很多朋友做過,我本身沒試過,也不太了解家排。剛打算報OH卡課程,看到有分享就想試试。曾想帶小孩去催眠,但未滿15歲。也有老師建議帶他做牌卡,但他本人不願意也沒用。對這孩子用盡方式,也帶去心理諮商,愈做愈恨我們,真的無力……」
我自己在教牌卡,我知道牌卡在這個方面使不上力,因為牌卡是在意識的層面溝通和交流,但孩子異常失控的問題是發生在無意識的層面,這屬於家族系統排列的守備範圍。
但我可以理解案主心力交瘁的心情,通常會找到我這裡來都是情況已經蠻嚴重的,父母已經拿不出辦法了。但我也只能從我的經驗來安慰案主:
「很多媽媽來找我處理孩子的問題,效果都蠻好的。孩子都沒有到場,但效果依然發生了。總之,能量的問題,就從能量的源頭著手。」
這是我所能做的最大程度的自我推薦了,超過這個程度的話我也說不出來。因為沒有一個家排治療師敢保證事情一定會如何,能量意識的世界是超乎我們的頭腦所能理解和掌控的。
我只能把要不要嘗試家排個案的權力交還給案主。讓案主自己決定,因為案主是否有主動參與的意願是非常重要的。
3月的時候案主夫妻一起來進私人排列個案。個案結束隔天,案主發來一則訊息:
「昨天的家排回家後,3個人碰面狀況是輕鬆的,孩子雖然還在玩手機沒多理我們,但感覺得出他非常開心,我會持續觀察幾天後,再跟老師說。自己心情也輕鬆很多,昨晚睡得很安心,是很久很久沒這麼安心睡著的感覺了。」
「聽起來蠻好的,先完成無念書寫的功課再看看🙂」我說。
時隔半個月,案主再次發來訊息分享孩子的近況:
「沙久老師:
3/1去做完孩子情緒問題的排列後,已半個月。
身為家長,我們有完成10天的無念書寫。
也持續觀察到孩子因為情緒而和我們產生的衝突在這半個月來有很明顯的改善。
兒子這半個月來,脾氣比較平和,也比較不會因為聽到我們無意的碎念而開始發脾氣大吵。
即使聽到父母講的話語,交待的事不中聽,他會選擇沒聽到或是不理會,過一下子,又可以好好的跟我們說話。
家裡這半個月來少了非常多的衝突,親子間比較能用理性的方式溝通或表達不滿。
非常意外,家排後孩子有這麼大的變化,也升起我對家排的信心。謝謝你!
這期間又看到了其他的偏差行為產生,再與老師另案討論。」
讀到這段文字,我覺得很感動。身為同樣有孩子的家長,看到孩子健康成長無疑是最感欣慰的事情。
案主文中提到孩子有其他的偏差行為出現,需要另外安排時間進行另一場排列個案。有時候,這會讓案主覺得氣餒。
但是往好處看,過去試過那麼多方法都沒有改變,現在排列一次,親子關係就改善了,生命終於自己找到了正確的出路,這絕對是值得開心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